职称论文咨询网致力于分享实用的职称论文攻略,提供论文发表指导。

当前位置:职称论文咨询网学术期刊》模具工业杂志官网征稿要求
模具工业杂志官网征稿要求
  • 模具工业杂志官网征稿要求

  • 主办单位: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

    期刊级别:核心期刊

  • 国内刊号:45-1158/TG

    国际刊号:1001-2168

  • 发表周期:月刊

  • 学术咨询 咨询服务

  《模具工业》简介

  《模具工业》是国内第一本专业的模具期刊,是1975年创刊的,经过30多年的发展,《模具工业》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知识,掌握了行业内,包括企业、模具专家、模具标准化、模具人才培训等等众多的资源。为行业组织的众多培训、会议、展会等都赢得了业内的高度认可。《模具工业》主管单位: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,主办单位: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,国内统一刊号:45-1158/TG,国际标准刊号:1001-2168

  《模具工业》Die & Mould Industry(月刊)曾用刊名:模具通讯,1975年创刊,是专业技术期刊,国内外公开发行。其办刊宗旨是为全国模具生产、技术交流服务,以提高模具行业技术、管理水平及沟通产销渠道、振兴中国模具工业为目标,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。

  《模具工业》办刊方针:理论联系实际,以实用技术为主,报道模具行业中实用有效的技术经验。本刊是广大模具工作者必备的参考资料,适合厂矿企业、科研单位从事模具生产、管理的人员及大专院校中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。

  《模具工业》收录情况

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、万方数据库、知网数据库、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收录

  《模具工业》影响因子:

  截止2014年万方:影响因子:0.626;总被引频次:827

  截止2014年知网:复合影响因子:0.587;综合影响因子:0.475

  《模具工业》栏目设置

  模具CAD/CAM、冲模技术、型腔模技术、模具制造技术、国外模具技术、国外模具技术、模具行业信息、模具企业经营管理。

  《模具工业》投稿须知

  1、《模具工业》主要报道:各类模具的先进结构设计、理论计算及模具科研成果;各类模具的先进制造工艺、模具新材料及模具热处理方面的经验;模具CAD/CAM技术;模具生产管理经验及各地模具行业活动情况,国外先进、实用的模具技术(由于涉及著作权,请用编译或摘译)。

  2、稿件内容要重点突出,文章简明、通顺,层次清楚。凡企业先进经验报道,应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验证,情况属实。撰稿人应是项目的参加者,或经参加者本人同意由他人执笔报道者。文责由作者自负。

  3、投稿请发E-mail,或打印在16开单面纸上。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,标注应清楚。计量请用法定计量单位,如压力用MPa、力用N等。外文用印刷体书写,并用铅笔注明文种、大小写和正、斜体。模具专业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标准。

  4、来稿时文件采用word格式(书写格式可参考本刊刊登的文章格式)文字采用5号字,版面尺寸定为A4的格式,文章排成通栏。作者署名方式为:文章题目之后先署作者名,再写各位作者的单位,请作者自行排好署名顺序;在文章末尾写明第一作者的简介(姓名、出生年、性别、民族、籍贯、职称、学位、简历以及主要从事工作)、联系地址、邮编、电话号码及电子信箱等。每篇文章必须加200字左右的摘要以及3~8个关键词(最好能同时提供英文“摘要”和“关键词”)。

  5、文中插图应按现行制图标准绘制,最好用AutoCAD或电子图板绘制,不要做成图片,图下说明的文字与图分开(图绘制好后调入到word文章中),文中有流程图的请提供在Word中制作的原图,不要做成图片。所有图样(照片和绘制的插图)的线条、文字应清晰明了,以便于本刊描图、计算机扫描和制版。图面大小一般应不超过标准3号图纸。图中尽量不用汉字,而以数字和字母符号等代替(件号下不要横杠),模具装配图中螺钉、销钉等标准件尽量不标注件号。

  6、参考文献的格式与标点符号按标准规定誊抄。作者1~3人,其姓名可全部列出,中间用逗号;超过3个者,列出3位作者后加“,等”。

  7、作者请自留底稿,不论是否录用,均不退原稿。收到本刊回执后6个月内未接到录用通知时,作者可另投其他刊物,但应先与本部联系。请勿一稿两投。

  8、来稿一经刊登,即酌致稿酬,并赠阅当期杂志。为扩大本刊及广大作者所著述文章在因特网上的影响,本刊已整体加入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》、“中国期刊网”、“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”。为此,本刊郑重声明:我们付给作者的稿酬中已包含作者文章被网站及其他各媒体转载、使用所可能产生的稿酬,作者若对上网或转载文章的版权有异议,请斟酌投稿。

  2016 年05期《模具工业》杂志成功发表论文:

  “工业4.0”下的模具智能化发展趋势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林建平;

  我国模具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蒋红超;

  关于组建“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应用手册编纂委员会”的通知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关于开展中国模具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通知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工信部:展望“十三五”建设制造强国、网络强国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中德智能制造联盟将成政府重要合作平台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德国企业在数字化竞争中领先美国企业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注射模结构分析模型的自动创建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刁新茂;侯斌魁;黄志高;周华民;

  中国首台空间3D打印机研制成功 已完成失重测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北京发力云计算 深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辽宁:推动“中国制造2025”与“互联网+”融合发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基于特征识别技术的模架报价系统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周驰;王景龙;张赛军;沈伟;薛飞;

  冲压翻孔在管接头零件上的应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邹章照;

  搅拌车扶梯踏板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宋良超;张映梁;吉红军;康旗;部绍明;

  内置滑动机构的注射模具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一种横拉杆支架加强板冲孔落料连续模具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顶盖底孔和法向孔翻孔模设计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曲宏芬;吴劲松;李旭东;李海峰;张亮;

  发表论文:注射模结构分析模型的自动创建

  【摘要】:针对注射模结构分析模型创建过程繁琐且依赖于工程师经验等问题,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装配框架的注射模结构分析模型自动创建方法。在NX 10.0平台的建模环境下完成几何信息及工程信息的识别,以工程属性为媒介实现信息从CAD模型到离散模型的映射,从而实现高级仿真环境下网格的自动划分、载荷的自动施加及约束的自动指定,以此完成注射模结构分析模型的自动创建,提升了注射模设计效率。

  【关键词】: 注射模 结构分析 模型简化 信息映射